English

大漠奇迹

1999-12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储叶来 我有话说

编者按内蒙古杭锦旗的13万各族人民,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,在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库布其沙漠上,建成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穿沙公路。杭锦人修路治沙,创造了大漠奇迹,也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,这就是“不屈不挠、敢为人先、解放思想、艰苦奋斗”的“穿沙精神”。杭锦旗人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:我们的基层干部,只要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,能与群众同甘苦、共命运,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;同时也说明,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,“众人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”,坚持艰苦奋斗,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定会改变。

在我国排第六、世界排第九的库布其沙漠上,一条全长115公里、纵贯南北的穿沙公路,在共和国50周年大庆的礼炮声中建成了。

此时此刻,穿沙公路的建设者——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的13万各族儿女,无不为之欢呼雀跃,无不为之心潮澎湃。

是他们,用自己辛勤的双手,创造了“大漠奇迹”,凝聚了“穿沙精神”;是他们,用震撼苍穹的气魄,实现了千年的期盼。

胆略与决策

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。沙漠,曾激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。但,库布其不是诗也不是画。千百年来,它像是疯狂的妖魔,毁坏了良田和草场;一个个生命在它的淫威下夭折;一片片绿色在它的魔掌中消失。

当年,腹地的一位牧民因难产未送到医院就死在库布其沙漠。因为交通极为不便,生活在沙漠中的农牧民,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。库布其确实是个“死亡之海”,它严重阻碍了全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。

修筑穿沙公路的呼声,从基层到机关,从领导到群众,一直未曾间断,而且越来越强烈。“苦熬不如苦干”,杭锦旗的决策层形成了共识:必须修一条穿沙公路。

杭锦人盘算着:穿沙公路建成后,所经地区拥有丰富的杭锦白山羊绒、甘草资源,地下储存着大量芒硝、陶土、天然气等资源,这里将形成全旗最繁华、最集中的经济带。

同时,杭锦人心里又十分清楚:修路难,难于上青天。撇开修路的艰苦程度不说,单说资金就成为最大难题。杭锦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,干部职工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,一部分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而要修成一条115公里长的穿沙油路,至少需1亿元人民币,就是修一条普通的三级砂石路,也需资金4500万元,这个数字相当于1995年全旗财政收入的两倍多。

旗委书记白玉岭在旗六大班子决策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:杭锦旗是穷旗,正因为穷,才要思变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团结带领13万各族人民艰苦奋斗,顽强拼搏,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。

敢为人先的胆略,合乎民意的决策,得到了全旗人民的真诚拥护:修不通穿沙公路,保不住穿沙公路,决不罢休!

群众是奇迹的真正创造者

一场人与沙的战斗打响了。这是一份杭锦人民向贫穷落后决战的宣言书。

漫漫穿沙路,款款见情深。面对资金的巨大缺口,全旗人民慷慨解囊捐款。穿沙公路的修建,也深深牵动了身在他乡“杭锦游子”的心,一笔笔捐款,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,感动着每个杭锦人的心。东胜市一位叫奇凌的小学生,将自己积攒的200元压岁钱捐献给穿沙公路,并附贺信一封。

1997年6月16日,修筑穿沙公路的序幕拉开。从这一天起,沉寂千年的库布其就再也没有平静过。一千多名筑路大军分南、中、北三路开进沙漠。沿穿沙线上彩旗猎猎,机声隆隆。

盛夏,库布其没有收敛它肆虐的本性,黄沙漫天,酷热难熬,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,不要说干活,就是站在这里也让人难以忍受。

“清汤挂面碗底沙,夹生米饭沙碜牙,帐篷睡听大风吼,早晨起来脸盖沙”,这首顺口溜记录了当时修路人遭遇的真实情景。

在沙漠中修路难,保路、护路更难。按照规划设计,穿沙公路的两侧必须植树种草,设置密密的沙障,才能防止沙子侵袭,保证道路畅通。

于是,每年的春秋两季,在筑路大军开进沙漠的同时,113个旗直机关单位的2000多个干部,会同9000多名农牧民,上至七旬老人,下至三尺幼童,在路旁连续展开了四次治沙大会战。

酷暑中的沙漠,沙烫人,风烧人,光烤人,气灼人。但治沙大军上下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,风餐露宿,大地为床,为穿沙公路的修成写下了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
住在穿沙公路附近的蒙古族牧民乌日更达来,为保护这条来之不易的穿沙公路,默默治沙种树三载,携妻子把自己承包的近2万亩荒沙全部种上了绿树,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。他告诉记者,出外种树时,带着的干粮是白面烙饼,不沾油水,为的是容易抖掉上面的沙土再吃。1997年除夕,他到外地拉一批柳条,回来的路上车子陷进冰窟里,他只好在沙漠中忍饥挨冻过了年夜。这位年仅32岁的憨厚牧民,黝黑的脸上刻着道道皱纹,看上去就像快50岁的人。

蒋有则,第一个在库布其沙漠种树并取得成功的播绿者,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沙漠治理的好方法。今年,他将雨季造林引入了穿沙公路,不仅大大加快生态治理步伐,而且在我国北方首创大面积雨季造林的先例。

巴音补拉苏木的一位牧民,不声不响地为保护穿沙公路一次次试验着种树技术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独创出一种叫做“容器种树”的方法,经鉴定后,立即在穿沙公路上推广开来。国家林业局一位领导得知后,不由地赞叹杭锦旗人民的创造和智慧。

在修路治沙过程中,广大农牧民表现出服从指挥、着眼大局、任劳任怨的劳动人民本色。春秋两季是农牧民最繁忙的季节,但他们都能统筹安排生产,舍小家而顾大家,白天治沙修路,晚上干家务活,有的全家老少一齐上阵,有的把自家的秸秆、柴草无私地奉献给治沙工程。

杭锦人历经两年半的努力终于有了欣慰的结果。这条总耗资1.6亿元、自锡尼镇至乌拉山脚下的穿沙公路,于今年10月份建成通车。

蓝天、白云、黄沙、黑路、绿树,还有五彩缤纷的花。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路,是通向幸福之路!

杭锦旗人的宝贵财富

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为穿沙公路建成通车而发的贺信中,引用毛泽东同志的名言说: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。”杭锦旗干部群众兴奋地说,由修建穿沙公路凝聚成的“穿沙精神”,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。

这种“不屈不挠,敢为人先,解放思想,艰苦奋斗”的“穿沙精神”,使杭锦人民感到异常欣慰和自豪。这种精神已经并正推动全旗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。

一位外地客商早有在杭锦旗投资的想法,但是听说这里经济落后,顾虑重重。然而当他亲眼目睹了穿沙公路万人大会战的场面时,他的眼睛湿润了。他毅然投资200多万元在杭锦旗建了一个工厂。

在杭锦旗采访,记者到处感受到穿沙精神的巨大动力。

在采访途中,记者一路看到几十支治沙队伍隐现在茫茫大漠中,他们或跪在地上用手刨挖沙坑,或用钢钎往沙里打洞,谈笑间把劳苦置于脑后,身边的馒头、面饼等食物沾满了灰土。

一位70多岁的老人深有感触地说:“自从穿沙公路开始大搞生态建设,我们明显感觉到杭锦旗的风比以前小了,沙比以前少了。”几次治沙大会战,杭锦人硬是在穿沙公路两旁建起了一条长100多公里,共20万亩的绿色长廊。而今,杭锦旗人正以每年2万亩的治沙速度将绿色向库布其腹地推进。

记者顺着库布其沙漠边缘采访了几个乡镇,沿途的治沙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受穿沙精神的激励,沿巴拉贡镇、吉日嘎拉图镇一线的5万多农牧民也立志要修一条油路。

在吉日嘎拉图镇,记者看到:一条绵延数公里长总共800多辆的四轮车队伍,缓缓驶向库布其沙漠。他们都是装着自家的秸秆来义务治沙修路的。60岁的农民周套山说,我早晨3点钟起床,4点钟赶车,30里路开了5个小时,9点才到这里。他激动地表示:“我们要修路,我们要治沙。”

在塔然高勒乡的一个生态治理点,100多名孩子正在挖坑栽树。他们是从十几里外赶来的英英希望小学的学生。记者问:“你们为什么要栽树?”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:“我们希望这里变成绿色。”

人们有理由相信,“穿沙精神”一定会在杭锦大地上代代相传。

(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5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